发布时间: 2022-08-03
2022年7月25日至26日,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---安徽赛区大赛正式举办。由于疫情的影响,安徽赛区组委会采用“专家进校,线上直播,独立办赛”的方式,我校积极响应,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赛点,并圆满完成比赛组织工作,为一年来的辛苦与汗水画下了句号。
图1 · 部分参赛队员合影
一、比赛背景
作为参赛选手规模最大的全国大学生创新赛事,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,赛事的组别也在不断丰富,如今第17届已达到9个组别,4种标准赛道。
今年我校共有9支队伍30人参赛,分属6个不同的组别,成员均来自 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能车俱乐部”。
二、备赛历程
智能车俱乐部的备赛往往从每学年第一学期九月份的招新开始,直到来年七月底的省赛、国赛结束,贯穿整个学年。
图2 · 智能车俱乐部招新海报
通过招新宣讲会,俱乐部吸引了一批有志于自动化技术、嵌入式技术、AI技术的队员,他们来自各个年级和不同的学院,以自动化系的大二、大三学生为主。考虑到队员掌握的背景知识参差不齐,自动化系16级兰少杰,18级王子怡、靳春龙师兄负责队员们的培训。从IDE 和开源库例程的使用,到PID 控制算法的应用,从系统主板、驱动板等功能模块的原理图设计,到EDA 的使用和PCB 绘制——培训的内容软硬兼备,帮助队员快速掌握智能车系统的框架。
图3 · 智能车四大件(IDE、EDA、CAD、上位机)
但“纸上得来终觉浅”,除了学习理论知识,队员们还在MCU 核心板和搭载了各种外设接口的主板上动手实践,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软件程序和硬件设备之间的映射和通信。
图4 · 逐飞科技学习母板及驱动板
有了理论和实践基础,队员们便开始搭建自己的车模,在模拟的比赛赛道上测试。
图5 · 组委会指定博思威龙C1车模,搭载自己设计的控制模块
依照主办方的要求,同时也作为对参赛选手的督促,俱乐部在2022年5月举办了校内选拔赛,所有的队伍都完成了校赛或者后续的补赛,获得了省赛资格。
最终,我校参赛的6个组别分别是:
①四轮摄像头组:通过摄像头获取赛道信息,引导车辆行驶——最经典的组别;
②四轮电磁组:赛道中央铺设电磁线,通有交变电流,车模利用电感获取赛道信息;
③无线充电组:驱动车模电机的电能来自指定位置布设的若干个线圈;
④多车编队组:三辆车模组成编队行驶,依照指定路径完成车队的变换;
⑤智能视觉组:采用麦轮车模,搭载轻量化的AI模块,完成图片的识别和搬运;
⑥室外越野组:采用动力十足的越野车模,利用GPS导航绕400m操场行驶;
为满足选手们的备赛调车需要,俱乐部在中区创新实践基地的地下一层借用了几块场地。那里有安静的研讨室、设备齐全的焊接室、3D打印室以及宽阔的空间,极大地方便了选手们调车。为了避免阳光直射的干扰,俱乐部还通过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员崔峰老师,向教务处申请安装了落地遮阳帘。
图6 · 培训用赛道
三、省赛的举办
自六月中旬接到赛事组委会通知,俱乐部便已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线上赛。
举办赛事本着“节俭办赛”的原则,统一购入赛道供选手练习,比赛当天直接用作正式赛道;线上直播借用创新实践基地课程移动录播系统,辅以手机和自用电脑摄像头。
得益于400811云顶集团及信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大力支持,俱乐部在保障参赛各队设备材料需求的同时,搭建了完善的比赛场地与环境。
图7 · 摄像设备
图8 · 室内比赛场地,北侧(照片最右侧)装有遮阳帘
在比赛的筹办过程中,指导老师石春作为沟通俱乐部和组委会的桥梁,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,并帮助敲定了比赛组织的关键要点;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员崔峰老师在场地和设备上提供了大量支持;参赛的队员们也组成志愿服务队,负责比赛视屏录像和赛场的纪律保障等工作。
比赛当日,安农大专家进校监督赛事公平公正举办,感谢友校专家老师的支持与帮助。
图9 · 车模检查,专家签字确认
经过车模检查,选手进场开始比赛。赛事同步转播至互联网,供全网观摩监督。兰少杰担任赛场主裁判和联络员,负责与线上组委会沟通。
图10 · 主裁判(左2)和观众
图11 · 四轮电磁组比赛中
图12 · 多车编队组(左)和智能视觉组(右)比赛中
四、成绩与成长
通过一年的学习、备赛,同学们无论负责的是软件还是硬件、电路还是机械,都得到了不小的锻炼,在调车过程中与Bug的斗争也颇能磨练心性。同时,大家对嵌入式开发的流程与内容有了大致的认识,他们的切身体验将告诉他们,自己将来是否愿意从事这个行业——这比任何人的建议都更有说服力!